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市属6个文艺院团演出活跃,优秀作品多次亮相国家级舞台与赛事,“文化惠民月”“一月一名剧”“演艺下乡”等品牌活动持续发力。多部优秀剧目亮相国家级、省级舞台,将石家庄文化名片传向全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等重大艺术赛事活动相继承办,优秀剧目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省会文化发展。
文物保护成效显著。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制定《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大力推进正定古城保护及风貌恢复工程、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东垣古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2022年,东垣古城遗址公园一期项目开园,二期项目加快推进。
非遗传承焕发活力。非遗保护传承载体不断丰富,“井陉拉花”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井陉县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井陉太行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定古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首批河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市丝弦剧团、井陉县文化馆、赵县扇鼓传习所等相继被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朝气蓬勃。以“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为平台,促进文创及旅游商品品牌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加强产业主体功能规划和布局引导,着力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园区,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优化重组。